过端午节,是中国人两千多年来的传统习惯,由于地域广大,民族众多,加上许多故事传说,于是不仅产生了众多相异的节名,而且各地也有着不同的习俗,如,端午节划龙舟、吃粽子、插艾叶、带香包等。
关于端午节的由来说法甚多,但千百年来,屈原的爱国精神和感人诗辞,已广泛深入人心,因此,纪念屈原之说,影响最广最深,很多活动都与纪念屈原联系在一起,而端午节吃粽子,已经成为不可改变的传统习俗。
端午吃粽子,这是中国人民传统的习俗,而粽子种类南方和北方各地也不一样。主要以江米、大黄米、小黄米、糯米等为主料,做成的粽子有的是单一米料,有的是两种米料混合在一起。
附加料有红枣、板栗、松子仁等多种。但如今粽子附加料的种类在逐渐地在增多,如猪肉、火腿、蛋黄、赤豆、豆沙、松子仁、胡桃等多种水果被选中入馅,品种显得丰富多彩,并成为端午节亲朋好友之间的馈赠佳品。
不管有多少种馅,有多少花样,我品尝后的感觉还是最原始的正宗做法最佳,那就是不添加任何辅料,用纯净的大黄米、小黄米,江米或是糯米,用粽叶包出来的粽子味道纯正,也就是说,没改良过的正宗的传统粽子最好吃。
而如今,在粽子里面夹了肉馅、水果、海鲜等辅料的粽子已在渐渐地失去它原始做法的的真正味道。
在进入二十一世纪的今天,这个世界上一切都在改变,过去没有人吃过的,认为不能吃的东西都成了餐桌上的佳肴,对食品的吃法改变的更多。
今天,粽子的主料和粽叶还没有改变,但愿未来的粽叶不要被其它叶子所代替。
评论